提醒您:检测到您在用IE老版本浏览器或360兼容模式访问,为帮助您获得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chrome,搜狗,IE11等浏览器或更换至360极速模式
新闻动态
【小卫星技术介绍系列文章】卫星供血“心脏”电源系统(四)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04        点击数:
     

小卫星技术介绍系列文章

卫星供血“心脏”电源系统(四)

     



 

前言


 


   

小卫星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以其研制成本低、发射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各类有效载荷快速入轨的优先选择。小卫星类型广泛,包括光学遥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通信卫星、空间环境探测卫星以及其他科学探测卫星等,小卫星技术在国计民生、国防安全等领域正逐渐发挥更大作用。

“小卫星技术介绍”系列文章将系统介绍卫星各分系统及相关技术,涵盖电源分系统、综合电子学分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姿态和轨道控制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测控和数传分系统、AIT等,多期连载发布,力求从功能组成、技术原理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同时结合航天技术资讯,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对小卫星各分系统及相关技术专项介绍,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小卫星系统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AIT技术环节等,掌握小卫星研制相关的技术通识。


   


       

       

       

       

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卫星电源系统的基本结构、卫星电源系统中能源产生设备——太阳电池阵和电能存储设备——蓄电池组,这次我们介绍电源系统中的电源控制器。

 

为了保证卫星上的设备正常的运转,需要保持卫星母线电压稳定。但是太阳电池阵产生的电能会随着光强的变换而变化,蓄电池的电压也会随着电池容量的波动产生变化,在光照区和阴影区切换过程中和大功率载荷开机过程中,母线电压都会发生变化。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需要电源控制器控制、调节和保护上述设备和部件。

 

电源控制器拓扑结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能量传递(DET)电源控制器,一种是峰值功率跟踪(MPPT)电源控制器。

 

上图是直接能量传递(DET)电源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太阳电池阵输入的电流通过分流调节器流入系统,经过一个二极管后,通过充电控制器为蓄电池充电。当负载功率大于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时,母线电压下降,蓄电池组通过放电调节器放电,为负载供电。

分流调节器相当于一个可变负载,当蓄电池充满后,太阳电池阵的功率大于负载消耗功率时,分流调节器工作,将太阳电池阵的多余功率消耗,防止母线电压上升造成整个卫星电源工作不稳定。在设计时,要求留有一定余量,一般要求分流调节器能够将太阳电池阵能产生的最大电流完全分流。

隔离二极管的作用是防止蓄电池电流回流到太阳电池阵,对太阳电池阵进行反向充电,造成损坏。

充电控制器在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先进行恒流充电,当蓄电池电量达到90%左右时,系统转为恒压充电,当蓄电池电压充满后,则停止对蓄电池充电。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出现过充电,而且还可以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放电控制器主要功能是对蓄电池进行过放保护。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如果电压低于保护阈值时,放电控制器将切断蓄电池的放电路径,则整星断电,但此时太阳电池阵可以为蓄电池充电。

除了能量直接传递方式外,另外一种拓扑结构是峰值功率跟踪(MPPT)方式。在一定光强条件下,太阳电池阵输出的功率会随着工作电压变化而发生变化,而且存在着一个最大输出功率点。

峰值功率跟踪(MPPT)方式中,有一个峰值功率跟踪器,时刻监测太阳电池阵的输出功率,当蓄电池没有充满时,峰值功率跟踪器控制串联开关调节器,使太阳电池阵工作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当蓄电池已经充满后,峰值功率跟踪器调节太阳电池阵功率点,让太阳电池阵输出的能量恰好与负载消耗的能量相同。

 
 

直接能量传递模式相当于给系统并联了一个能量耗散系统,使太阳电池阵输出与负载想匹配。技术相对成熟,但是体积重量相对较大,一般传统卫星多使用此模式。峰值功率跟踪模式相当于在电源内部串联一个电源调节器,直接控制太阳能电池阵的输出与负载匹配。这种方式成本更低,体积重力更小,技术成熟度低,多用于低成本的微纳卫星电源系统。

本文与前面的文章介绍了卫星电源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原理和组成,这些基本能够满足目前卫星对电源系统的需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宇航界提出的太阳能发电卫星的重大工程设想。在下一个篇文章里,我们将介绍太阳能发电卫星和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于我们

                         
   

2019年5月,bet365 가상 축구获准设立空间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该中心是bet365 가상 축구空间科学研究院在一校三地战略指引下积极筹建的空间科技学科集群与空天探测学科交叉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成建制引进,中心已组建起“小卫星技术与空间态势感知”核心团队,正在小卫星设计和部分空间探测载荷关键技术方面聚力攻关,以掌握探测设备关键技术,搭建天地一体化空间环境探测系统,实现学科建设重大突破,提升我校空间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竞争力。

邮箱:yuepinliang@sdu.edu.cn